空氣凈化器的常用技術
更新更新時間:2014-03-12 點擊次數(shù):3164
導讀:空氣凈化器是用來凈化室內(nèi)空氣的小型家電產(chǎn)品,主要解決由于裝修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室內(nèi)空氣污染問題。由于室內(nèi)空氣中污染物的釋放有持久性和不確定性的特點,因此使用空氣凈化器凈化室內(nèi)空氣是*的改善室內(nèi)空氣質量的方法。
空氣凈化器中有多種不同的技術和介質,使它能夠向用戶提供清潔和安全的空氣。
常用的空氣凈化技術有:低溫非對稱等離子體空氣凈化技術、吸附技術、負離子技術、負氧離子技術、分子絡合技術、技術、TIO2技術、HEPA過濾技術、靜電集塵技術、活性氧技術等;材料技術主要有:光觸媒、活性炭、合成纖維、HEAP材料、等。
目前國內(nèi)市場現(xiàn)有的空氣凈化器多采為復合型,即同時采用了多種凈化技術和材料介質。
空氣凈化器(又稱“空氣清潔器”、空氣清新機),是指能夠吸附、分解或轉化各種空氣污染物(一般包括粉塵、花粉、異味、甲醛之類的裝修污染、細菌、過敏原等),有效提高空氣清潔度的產(chǎn)品,目前以清除室內(nèi)空氣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氣凈化器為主。
空氣凈化器構成
空氣凈化器主要構成有:機箱外殼、過濾段、風道設計、電機、電源、液晶顯示屏等。決定壽命的是電機,決定凈化效能的是過濾段,決定是否安靜的是風道設計、機箱外殼、過濾段、電機。
2008北京奧運會、2010上海世博會的空氣凈化器供應商--上海安居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指出,空氣凈化器構成的重要部分是技術核心部分,即采用什么原理,哪種方式進行凈化。